在傳統媒體統領一片天的時代,通常而言,企業公關部更強調從公司層面塑造品牌美譽度,打造品牌形象。它的職能范圍包括:維護和傳統媒體記者的關系;尋找公司傳播亮點,與傳統媒體談合作機會,采寫對公司形象有利的報道,為公司高層安排專訪;危機公關等。有的公司公共關系職能組屬于市場部,有的屬于公司事務部,有的屬于總裁辦。
相比公共關系團隊,市場部的定位或許更直白,一切為了營銷,拉動公司業績,直接面對具體業務。
但是,如今,隨著社會化媒體方興未艾,在網絡上,營銷和公關之間的分界線已變得非常模糊,因為網絡“零距離接觸”,讓營銷和公關都要直面消費者,那么,市場部和公共關系團隊所屬的部門該如何協調合作?這是一個社會化媒體時代,合理優化企業架構的問題。
在社會化媒體時代,公共關系職能組和市場部都面臨新挑戰。對于公共關系,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:
①如何在社會化媒體上架構企業的品牌戰略傳播方針?(可參考我的文章:“企業構筑社會化媒體架構的三大誤區”)
②如何通過社會化媒體維護和網絡意見領袖的關系(他們和記者同樣重要)(可參考我的文章:“用傳統公關方式維護和微博粉絲的關系”)?
③如何通過優化搜索引擎、打造在線媒體室,發布企業新聞稿?(可參考我的文章:“結合本土談:社會化媒體時代企業新聞稿發布新思維” )
④如何運用社會化媒體進行“微公益活動”?(可參考我的文章“4個企業該如何打造公益微博的建議”)如何運用社會化媒體進行危機公關?(比如成功的麥當勞案例和失敗的歸真堂案例)
市場部則需更多地思考:如何在社會化媒體上學會聆聽?聆聽銷售機會,聆聽競爭對手的聲音;發現潛在消費者;如何通過社會化媒體更精準地定位目標消費群?如何讓更多的人通過社會化媒體的潛移默化,購買企業的產品?
我們可以看到,社會化媒體時代,無論市場部還是公共關系所承載的職能,其目標指向性更加明確,希望打動消費者,贏得他們的好感與信任。兩個職能部門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,那么,兩個部門該如何協調合作?互通有無,更好地運用社會化媒體,統籌資源,為公司業務服務?
分享數位網友的評論:
@WFZ徐煒:新媒體時代,巿場部和公關部可同時共享網絡資源,只是兩者工作側重點不同,前者研究"攻",后者研究"防”。
@壽治國專注營銷升級: 有意思的討論。在傳統概念里,公關是為品牌運營保駕護航,將風險降到最低;營銷更多是激發品牌消費熱情,達成市場業績。但互聯網技術興起后,兩者轉換的機率大增,成功的公關與好的營銷互為支持。協同兩者的關鍵在于面對消費者從溝通,價值傳遞上的分工。
@黑馬良駒 指出: 企業的市場部、公共關系部甚至客服部,都要進行整合。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投訴和回饋,最好的方式就是快速解決問題,讓消費者得到滿足,原來的樹型結構,效率會很低,延誤最好的回饋時間。最好是,企業專門成立社會化媒體營銷和管理部門。
@ROSALI在上海:公關的作用其實很像智囊,需要從整體考慮問題。公關雖然很多時候屬于市場部,而事實上當公關從屬于市場的時候已經是不成功的公關了:最好的公關是預見性的、從用戶出發的感性的、非功利的功利的以及理性的。所以公關在組織結構上直屬于總裁辦更為合理。
@jennychen陳涓玲: 無論是公關部,還是市場部,作為公司的職能部門,都要將公司戰略進行策略化執行,明確分工,通力合作,達成共識,完成目標。在營銷3.0時代,從最初產品導向,到品牌管理,再到以人文精神的價值觀驅動發展,也是商業公司可持續經營的軌跡。
Copyright 2009-2020 版權所有-北京華禧邁高公關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55157號-6